擔保需謹慎 擔責悔莫及
2020-12-28 15:09:48
來源:法制周報 | 編輯:李林俊 | 作者:彭仁
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彭仁)礙于親戚情面在借條上簽字擔保,擔保人上法庭后不得不替人連本帶息償還借款,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。近日,岳陽市平江縣人民法院調(diào)解了這起民間借貸案件。
2017年10月,曾某以資金周轉(zhuǎn)不開為由向萬某借款30000元并出具借條,約定月利息1.2%,請求親戚徐某作為擔保人,徐某礙于親戚情面答應(yīng)了曾某的請求并在借條上作為擔保人簽上了自己的名字,并承諾對此借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。借款到期后,曾某以各種理由推脫拒不償還借款,之后更是找不到人了。萬某無奈之下將擔保人徐某告上了法庭。
案件受理后,辦案法官找到徐某,徐某認為自己只是擔保人,不應(yīng)該承擔償還的責任。法官耐心對其釋法明理,向其闡述保證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,并說明借款人無法償還借款時,保證人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等法律規(guī)定。聽完法官的話,徐某后悔當初因顧及親戚的情面簽字做擔保,結(jié)果攤上官司還要自掏腰包,吃了大虧。在法官的悉心勸解下,雙方最終達成一致協(xié)議:由徐某在調(diào)解之日起十日內(nèi)償還萬某借款30000元及利息7200元,案件得以順利調(diào)解。
法官寄語:擔保非兒戲,一旦被擔保人到期不清償債務(wù),擔保人就要承擔相應(yīng)的擔保責任。所以,為人擔保需謹慎,在擔保時,千萬不要礙于情面而為他人提供擔保。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經(jīng)濟損失和麻煩。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法制周報